《怒火重案》里的违规与宿命

2021-08-08 20:53:17

文章来自 | 半佛仙人

收藏
分享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652篇原创
1

昨天我老爹发给我一个视频,点开来看,是一首《真的汉子》。
林子祥这首老歌新编,铿锵的架子鼓点儿,敲的气势如虹,整的像军乐团、像擂台比武用来暖场的氛围担当,六十岁的刘德华、五十八岁的甄子丹、五十四岁的张家辉和陈小春,还有四十七岁的吴京,来了个“老汉团”接龙合唱,MV里,展现了他们最意气风发的镜头瞬间,关键是年轻。
我老爹说看着这些人很感慨,大家都老了。
我说是呀是呀。
他接着说,但人老心不能老。
于是又给我发了一些B站宅舞区的视频。
哇,这才是年轻人该看的东西。
每一个都是大咖,凑在一起是宣传陈木胜导演遗作,《怒火重案》。
讲道理,不该少了了成龙、古天乐、刘青云乃至于谢霆锋。 
《怒火重案》改过名,原先叫《怒火战》,这名字改与不改,都挺审美疲劳的。
电影名字,属于电影卖相的一部分。
要没有疫情,2020年夏天这电影就该放;
如果导演并非猝然离世,这也算他迈进花甲之年前的事业礼。
可惜这道坎,他没有迈过去。
20年前,我曾被他的代表作《冲锋队之怒火街头》影响、感动的那么深,《冲》的故事很简单:
一个暴躁的重案组之星,在一次外勤任务带队中,因情报有误,被埋伏的歹徒狂干,这兄弟气不过,把指挥此次行动的上级给打骨折了。
然后,他被处分降级,下放到警队架构中的最底层,由便衣退步到“军装”。
再然后,他和几位同样底层出身的小警察临时组队,从互相看不上到通力合作,在24小时内,与国际悍匪数度交手,顺便把整他们的傻X上司揍了,最终合力完成了一单飞虎队级别的TEAM WORK。
典型好莱坞的模式,巅峰,冲突,低谷,顿悟,巅峰,但那是我遇到过最有魅力的香港电影叙事,用三一律讲出,节奏极其紧凑,看完,少年感的英气被逼出来了。
这个世界似乎应该就是这样的。
然后我被世界教育了20年,我知道了世界不是这样的,世界是魔幻的。
当然,这不妨碍我为陈老师补一张《怒火重案》的票。
电影看下来,这张票不亏,票房也不差,陈老师人生最后一杯茶,依然未冷。
《怒火重案》,从警匪混战的场面铺排和调度上,保留住了这种香港类型片的传统路数:情绪的暴躁。
其次,它又挖掘出了港警题材在细节上的进化内涵:每个警界精英看似有权力,但都有自己的命,走歪了,谁也救不了你。
总结起来更深邃,就是围绕“程序正义”与“违规操作”来讨论,什么是可控的,什么是必要的,什么是底线不可逾越的。
你以前是谁不重要,你不能是谁很重要。
在均衡持平上做文章,把职业道德伦理与执法现实困境的黑白灰说清楚:警察的内心秩序,怎么样去调和,关系到他如何行使正义。
好警察都有个性,坏警察都有兽性,好警察都有本事,坏警察都有算计。
而好和坏的界线,很多时候是模糊的。
电影中的历代香港警队,从刻画上看,都属于粗线条勾勒,但是,内部的制度刚性与世俗人性怎么做冲突,让这种冲突由感性爆发放大到理性解决,其实是二十年来香港警匪片一直在寻找的故事逻辑和立意根基。
比如说封神的《无间道》全系列。
黑道老大的私生子,被拣选为警队精英,在黑社会丛林中,先后卧底了自己的犯罪家族和家族的仇人;
而家族仇人的马仔也混到了警队精英,在重案组快速成长,为主分忧,铲除强势的正义警察,再利用警察身份,灭掉自己的“出处”,其漂白流程,可谓惊心动魄。
甚至最后,刘德华饰演的那个慌张马仔,为了不被击穿虚伪的身份,能够干掉光环主角梁朝伟(卧底警察)和隐藏关卡林家栋(另一个卧底反派)。
要说“违章”操作的情节建构,《无间道》安排的明明白白、妥妥帖帖。
警方卧底和他的上司,属于单线联络人,在《无间道》三部曲的叙述中,由于形式所迫和身不由己,上司一方多次挽救“违规”的卧底于水火。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利用警队的管理盲点和视线盲区,僭越程序,非常之事行非常之法,这种戏,天生具备惊险和刺激的可看性。
最动我心弦的小段儿,则出现在卧底上司去找一个黑道大嫂,订立攻守同盟,去解决更大的黑帮BOSS。
此等“严重违规”的设计,突破了巨大的尺度,影片交待这种完全有悖程序正义的下下策手段,就一个目的,服务于“扫黑除恶”的剧情,渲染了要扳倒一个地头蛇,不是总共分几步的问题,而是几乎不可能,因为,繁琐的证据链这个事儿,太特么的费劲费工夫了。
香港尖沙咀在《无间道》的语境里,邪不压正。
正与邪的界线很刺激,但不是重点,重点是,界线上的人,要付出越界的代价。
包括被聆讯调查、停职反省,还搭上了最好的工作拍档、事业知己的宝贵生命。
让“真的汉子”死战友,损伙伴,可是港片千回百转折磨观众的一道残酷玩儿法。
卧底上司的好兄弟果然来到他的隔离处,向他传达解除内部审查的喜讯,然后登上了他的座驾,立刻被炸的粉身碎骨,而安放在汽车底下的炸弹,本来是黑社会寻仇报复冲他来的。
必要的约束和克制是僵化的,但人的小聪明是鲜活的,是不受控的。
即使一个英雄式样的劳模警察也不例外,他在选择走捷径、图省事儿、凭侥幸的时候,就等于踏入了绝路的边缘。于是,当事人在电影里永远背负愧疚,从而更强化了斗志,誓要在正邪对决上做个了断。
爱憎分明的人物,就这么立住了,继而可以赋予这个角色更多的悲剧发展方向,让卧底上司从容的走下去。
走到一定程度,这个好警察,就会先于他的卧底下线壮烈殉职。
不敬畏规则,自然天降灾祸,紧接着,该是谁,那就谁用一生来救赎,起因都是“违规操作”造成的高额成本,顺着故事线层层推进。
规则是个啥,无非就是规范、规矩和规律的总和,规则容不得半点急躁、冒进与模糊,玩儿赖更会被惩罚,管你是好是坏,也许,我们不尊重人的价值时而玩儿的转,但忘了重视规则,随时被反噬。
在刘德华主演《无间道》三部曲的十年后,他投资和监制的警匪大片《风暴》席卷而来,片中,“忠诚勇毅”再次被“程序正义”无情击倒,又一个模范警察为了完美的职业理想主义而扭曲了最要紧的动作细节,导致步步授人以柄。
他需要处处圆谎,拆东补西防不胜防,随时面对多米诺骨牌的连锁坍塌效应。
讲真,刘德华这次饰演的正派有些个复杂,爆棚的正义感中,带有不会灵活应变的偏执。
《风暴》全片色调阴郁,一个执行任务中的致命瑕疵始终让主人公如鲠在喉,身居警队中层,又在一线领导岗位,职业操守除了符合香港警队文化序列中的“心系社会”、“服务为本”、“精益求精”外,还应该在与犯罪份子的贴身接触中懂得等待与耐心,及时制怒,切记小动作不可随意。
要知道,世界的运行、法律的权威从来不会偏向“情怀”,对超越限度的“违规操作”网开一面。
因为违规的口子一旦开了,就关不上。
好心,可能引发更多的坏事儿。
再看看刘德华、周润发参与客串,郭富城、梁家辉主演的两部《寒战》,就更热闹了。
两位警务处长为了管治权、指挥权和话语权,为了“程序正义”与“违规操作”的博弈关系,拉帮结派,殊死斗争。
“拿来吧你”的味道,特别浓烈。
渐渐被黑化的梁家辉处长,在第一部《寒战》故事交待的具体处境中,过足了颐指气使的一言堂官瘾。
但还情有可原,都能推锅到特殊情况的不可抗力,都能找到个性局限的理由。
第二部《寒战》不再惯梁家辉毛病,赤裸裸暴露出了他早有滥用部下开展违规行动的不良纪录,最终这些曾经的部下差点把他吃了。
香港警匪片里的正面人物“违规操作”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奉献牺牲,恪尽职守的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不会听从命令,化孤胆为死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比如刘德华主演的《拆弹专家》第一部。
另一种就是对警队人事安排心存不满,委屈满腹,以泄私愤为引子,由“违规”奔向暗黑破坏神,但中途幡悟,显本性纯良,最终以非警察的方式,以警察的标准给了所有人交待。这是刘德华主演的第二部《拆弹专家》要义。
回归到陈木胜导演的《冲锋队之怒火街头》(1996)、《双雄》(2002)、《男儿本色》(2010)、《扫毒》(2013)以及类都市警匪的民国取材《危城》(2016),导演在刻画一部分主人公冲动、暴躁、抗上、缺乏服从力,没有大局意识的“违规”特色外,也更加突出了他们坚守、捍卫底线的原生态特征:野性、血性、感性、任性,终究理性。
最重要的是正派,必须是嫉恶如仇。
可以说,这帮银幕里的警察工作狂们,干起活来像疯子,打鸡血眼红的只有抓贼,手里拿个警锤,看哪个贼都像钉子。
这些角色的价值,传递给观众的正向讯息,还有一样经典的东西,就是不屈从于外来变量和内部挫折带来的重重压力,哪怕腹背受敌,哪怕内外夹击,只按内心选择,只信正确方向,风雨无阻,使命必达。
从陈木胜导演对主题的表意上看,《冲锋队之怒火街头》与《扫毒》,更像《怒火·重案》的异质同构体,“真的汉子”风格,一脉相承。
不避讳问题。
警队问题的切面够直白,官僚主义、警商之间蝇营狗苟,风清气正的童话不存在;
基层执行问题的剖析够严厉,包括挑战道德伦理的“违规操作”,包括执法过度的暴力事件和逼供,包括警队渎职人员入狱面临牢头狱霸的欺凌报复。
但这一切,都是在为最后的精气神铺垫。
称职的警察,不管做出必须的选择还是无奈的选择,都不会在乎完美,而是趋向于正确。

看完电影,你依然热血沸腾。

但很快,你会觉得,这套价值观,好像也随着时代一起老了。
看完电影我最大的感慨就是如此。
还是老味道,但好像,就是和世界有点格格不入了。
这是为什么。
我没有答案。
-----------------------
公众号:半佛仙人(ID:banfoSB)
B站:硬核的半佛仙人
微博:半佛仙人正在装
知乎:半佛仙人
这是一个神奇的男人,你完全猜不出他会写出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文章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差评立场

评论

0/500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