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涨工资还要压榨员工?有些公司打算把工作做成游戏。
2021-03-23 00:13:30
文章来自 | 差评
确实,打游戏多快乐呀。
在游戏里你的付出都能被换算成即时的反馈,相比较日复一日枯燥没有提升的工作,谁不想把打游戏作为自己的工作呢?
这个计划说白了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枯燥的工作设计成为游戏,让工作像游戏那样快乐。以后把游戏当做工作,就不再是电竞选手的专利了。
其实这事还要从亚马逊独特的企业文化说起。亚马逊工厂的员工们一直以来都有个 “ 优良的传统 ” ,就是把枯燥的工作,设计成员工之间相互比拼的游戏。
这事已经成为了员工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然后这事吧,还被公司的老板们知道了。
于是亚马逊的高层瞬间产生了兴趣,开始疯狂尝试在其他仓库提倡这种游戏化办公的策略,让繁琐的工作转变为具有挑战的游戏,从而减轻员工们的压力。
本质上还是一个资本家 “ 变相 ” 压榨劳动力的事情,但是谁不喜欢玩游戏呢?
亚马逊的首席执行官贝佐斯,在一次面对《 华盛顿时报 》的采访中,提出他们要在美国和英国的五个仓库中,推广这些工作游戏,分别是:MissionRacer( 赛车游戏 ),PicksInSpace( 太空选秀 ),Dragon Duel( 龙争虎斗 )和 CastleCrafter( 堡垒工匠 )。
这些游戏会显示在员工的工作站上,而每个工作站都配备了一块小屏幕,会显示正游戏的进程。
而亚马逊的系统会给你发布 “ 悬赏任务 ”,并且还设计了一整个成就系统,你可以和整个仓库的员工相互竞争,来完成任务解锁成就。
如果你的工作游戏完成的非常出色,那么还会给你颁发虚拟的奖章,你获得的相应积分,还可以换亚马逊自家的商品,听起来确实是一件美滋滋的事。
而世超也非常好奇亚马逊的这个工作游戏,实际操作起来是怎么样的。
这个方案实施之后,在网上瞬间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部分人认为这不就是被美化的 “ 内卷 ” 嘛;一部分人则认为谁不想玩着游戏顺便把工作做了呢 ~
其实把工作游戏化,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受到游戏《 反恐精英 》的启发,美国军方按照平时的军事训练的项目,开发了一款叫做《 美国陆军 》的多人战术射击游戏,这是一个专门给美军训练用的游戏,没想到竟然火出了圈。。。
首先游戏十分强调真实性,其声效、动作捕捉全部由陆军士兵实际演示完成,仿真度极高。
和其他 FPS 游戏不同,《 美国陆军 》把重点放在教导玩家掌握真实战场上的军事准则以及美国军方多年总结的军事实践经验,在游戏中如果玩家想要赢得胜利就必须和队友进行沟通、携同合作。
这款游戏如今已经更新到第三部了。
没想到吧,游戏打的好,还能参加美国陆军。。。
而现在互联网公司游戏化的策略,其实是 1999 年的美军玩剩下的了,不过这还是抵挡不住国内外的科技公司,对游戏化工作的热情。
比如 Uber 的驾驶员系统里就有一个类似游戏任务系统的设置。
这样的设计,即符合人性又能提高员工们的工作效率,而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对这套操作更是驾轻就熟。
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外卖平台积分春节奖励制度,其实也算是一种基础的游戏化工作,也难怪有这么多外卖骑手,在春节留在城市里冲击奖金。
除了对员工内部的把工作游戏化,国内的科技公司还把这种手段用在了每年的活动策划上,专门为用户设计了一整套游戏化流程,让你沉浸其中,心甘情愿做起了这些公司的 “ 地推小能手 ”。
比如支付宝的集五福。
快手的牛年攒福气等等。
不过对这套体系玩的最溜的,还是刚刚辞去职务的 PDD 创始人黄铮,他在一次采访中亲口说过:“ 让购物具有游戏化的快感。”
确实,把一个商品的价格成功砍到半价并且购买,是很爽的一件事儿,这玩意儿是会上瘾的。
另外在 PDD 的一些活动策划中,我们能够看到明显的游戏的影子,比如 PDD 会用进度条和实物来奖励用户,这些进度条就是游戏最明显的标识,能够让你对重复的任务有很好正反馈机制。
无论是对员工的工作化奖励设计,还是对用户的活动策划,游戏早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悄悄的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了。
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工作还是整个互联网,最核心的追求就是从我们手中抢夺时间。
那么还有什么比游戏更加 “ 杀时间 ” 的东西呢?
游戏化仿佛是一剂灵丹妙药,给那些原本枯燥乏味的 “ 工作 ” 设置了明确的目标、及时反馈的奖励机制等游戏化的设定。
不过世超对这件事还是举双手赞成的。
毕竟在工厂从事单调、重复的工作,会让人产生一种压抑的厌烦情绪,而游戏给了员工难得的 “ 目标感 ” 和 “ 挑战性 ”,这能让他们在工作中找到乐趣。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