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筒时间 | 看不懂阴阳怪气的梗,我都快退网了

2020-07-03 20:06:32

文章来自 | 差评官网

收藏
分享

想象一下,现在有个明星结婚的新闻上了热搜,你点进去,看到下面这样的一条评论,你会有什么想法?

汉字部分好像没有啥问题,后面的几个小表情却看着怪怪的,总感觉有点不怀好意?不出意外,这样的评论是要被喷的:“大喜的日子,你搁这儿阴阳怪气啥呢?”

没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微博已经不能好好发表情了。

看到鼓掌吧,总觉得对方在幸灾乐祸,呲牙也变得贱兮兮的,特欠揍,可怜也不是可怜了,总感觉在说“装啥呢,赶紧爬”,连跟着发怒表情的句子,都像是在故意说反话……

好像这么多表情里面,唯一没有阴阳怪气意思的就剩狗头保命了。

b站版狗头表情▼

当然微博表情不是最早“沦陷”的那一波,腾讯经典的小黄豆很早就被赋予了各种不言自明的内涵,但那时候还仅限于微笑、再见这一类经典款,其他表情还是能正常用的。

表情是语言的延伸,表情的“阴阳怪气化”其实本质是语言的“阴阳怪气化”。语言的表达又比表情来得更直接和“深入人心”,当一些原本稀松平常的话带上了阴阳怪气的含义,从别人的嘴巴里说出来的时候,似乎要更有冲击力

当你跟不熟的朋友谈起游戏,他说:“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有人玩手机游戏吧,PC它不香吗?”

当你开始反驳他,他说:“他急了他急了他急了。”

当你终于忍不住口吐芬芳问候他的家人,他耸了耸肩:“就这?”

虽然挺好用,但也挺令人窒息。

老弱智吧了▼

用的人多了,阴阳怪气慢慢变成了一个梗,拿它开玩笑的人越来越多,真正想要表达讽刺不怀好意的人也慢慢变少了。但是不知道为啥,在抖音、微博刷到这些梗,听到那些语气和腔调,还是会有一些生理性不适,快快划走。

不过,公众话语越来越阴阳怪气,使用者们的错到底占几分呢?

语言的新含义,来自新产生的使用场景。“弱智”发不出去了,屏蔽词的容量越扩越大,于是“睿智”替代了“弱智”继续提供火力;当“睿智”变得流行,一部分人知道这个“梗”,于是开始利用信息差,半开玩笑地分享给不知情的人。于是这个词的意思就不断被消解和扭曲。

同理,直白的骂人轻易地被举报、被识别和谩骂反制,于是阴阳怪气的话语占领评论区,识别难度大、让一部分人困惑成为它的挡箭牌

我明明说了骚话,但你们听不懂,管理员又没法删除我的评论。这就是“阴阳怪气”的威力。

我们创造语言,但其实又被语言牵着鼻子走。

当“睿智”有了其他含义,我在使用这个词时就得慎重三分。

当“泪目”不一定表示哭泣,那真正想要表达哭泣、难过和感动,又显得接地气,我找不到替代品。

越来越多阴阳怪气的表达,语言的含义在不断发展,甚至是扭曲,是不是也在造成一定的交流障碍呢?


你有没有遇上过让你生气但是又有气说不出的阴阳话?评论区里分享一下,让大伙乐呵乐呵(这句真的没有阴阳怪气的意思)。

评论

0/500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

暂无评论